-
生产环境下部署SAAS应用:如何用Docker Swarm实现前端UI和Java应用的编排?
生产环境SAAS应用部署:基于Docker Swarm的前端UI和Java应用编排 本文介绍如何在生产环境中,利用Docker Swarm编排一个包含前端UI和两个Java应用的SAAS应用,并连接本地或其他数据库。 我们将重点关注Dockerfile的构建和Docker Swarm的编排流程。 选择Docker Swarm而非Kubernetes的原因在于其易用性和较低的学习曲线,对于熟悉Docker的用户来说,上手速度更快。 虽然Kubernetes功能更强大,但Do...
作者:wufei123 日期:2025.04.07 分类:JAVA 46 -
后端开发中如何区分业务逻辑与存储逻辑?
后端三层架构:业务逻辑与数据访问逻辑的界限 后端开发中,常见的controller、service和dao三层架构,在controller和service层的分离相对清晰,主要通过分离业务逻辑和展示逻辑实现,例如将消息队列(MQ)、HTTP、RPC等与业务逻辑解耦。然而,service层和dao层之间的界限,特别是引入manager层后,常常让开发者感到困惑。 Python后端开发中,业务逻辑有时会混杂在model层中,例如usermodel.is_super()这样的业务...
作者:wufei123 日期:2025.04.07 分类:JAVA 43 -
后端开发中如何区分业务逻辑和非业务逻辑,并合理进行分层设计?
后端分层架构:业务逻辑与非业务逻辑的清晰界限 后端开发中,常见的controller、service和dao三层架构并非总是足够清晰。本文探讨如何在service和dao层,甚至引入manager层后,有效区分业务逻辑与非业务逻辑,从而构建更合理的分层设计。 业务逻辑与非业务逻辑的界定 业务逻辑直接关联业务需求,而非业务逻辑则负责底层操作,例如数据访问、数据校验等。两者界限模糊常常导致代码混乱。 数据操作的封装: 例如,UserManager.delete() 和 D...
作者:wufei123 日期:2025.04.07 分类:JAVA 55 -
训练苹果香蕉识别模型,458张图片够用吗?
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样本量分析:苹果与香蕉识别案例研究 本文探讨训练一个区分苹果和香蕉的深度学习模型所需样本量。 用户使用ResNet50模型,分别收集了195张香蕉图片和263张苹果图片(共458张),但模型识别效果极差,所有图片都被识别为香蕉。这引发了样本量是否不足的疑问。 458张图片对于训练一个像ResNet50这样参数量巨大的深度学习模型来说,可能远远不够。尽管ResNet50具备强大的预训练能力,但其优势需要大量数据来充分发挥。即使进行数据增强,458张图片也可能...
作者:wufei123 日期:2025.04.07 分类:python 57 -
摩托车车机系统哪种更好?开放式Android系统与封闭式自研系统的优劣对比
摩托车车机系统大比拼:开放式Android系统VS封闭式自研系统 摩托车车机系统作为车与骑行者之间的关键连接,发展日新月异。 许多车友都关注目前摩托车车机系统的类型和生态建设情况。 目前市场上的摩托车车机系统种类多样,厂商也各有不同,缺乏统一的标准。主要区别在于底层架构、操作系统和应用生态。一些系统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,拥有强大的应用拓展能力,例如安装导航、音乐播放器等应用,并可通过蓝牙、Wi-Fi连接手机和其他设备。这类系统通常生态开放,开发者可以开发更多应用,提...
作者:wufei123 日期:2025.04.07 分类:JAVA 43 -
Python编程中是否需要使用分层结构?
Python项目:何时需要分层结构? 学习Python时,你可能会在一些Django项目中看到views函数包含大量业务逻辑,类似于Java项目中Controller充斥代码的情况。这并非个例,但Python项目是否需要分层结构,取决于项目复杂度。 本文探讨的是MVC(模型-视图-控制器)架构,一种提升代码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软件设计模式。它将应用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。 对于大型、复杂的Python项目,采用MVC分层结构至关重要。将业务逻辑从views函数中分离,有助于...
作者:wufei123 日期:2025.04.07 分类:python 25 -
Uvicorn如何实现多进程并发处理HTTP请求?
Uvicorn多进程模型与HTTP请求分配机制详解 本文深入探讨Uvicorn如何实现多进程并发处理HTTP请求,重点关注其多进程同时监听同一socket的机制以及HTTP请求在多个worker进程间的分配策略。 理解这一点的关键在于掌握Uvicorn(以及类似的服务器Gunicorn和uWSGI)高效处理并发HTTP请求的原理。 Uvicorn并非直接让多个进程同时监听同一个socket,因为操作系统不允许这种操作。它采用“监听器-工作进程”模型:一个主进程(maste...
作者:wufei123 日期:2025.04.07 分类:python 27 -
Python为何成为科学计算的首选语言而非JavaScript?
Python在科学计算领域的统治地位:从最初的选择到如今的广泛应用 一位Web开发者对Python在科学计算领域的广泛应用感到疑惑。他熟悉JavaScript在Web开发中的主导地位,这得益于其丰富的库,避免了重复造轮子。然而,他难以理解为什么在科学计算领域,Python而非JavaScript成为首选,尤其是在早期科学计算库的开发阶段。此外,随着编程语言语法糖的日益趋同,为什么不直接用JavaScript开发AI库呢? 关键在于Python和JavaScript在底层架构...
作者:wufei123 日期:2025.04.06 分类:python 57 -
如何解决Python中Sqlalchemy数据库连接无法关闭的问题?
Python SQLAlchemy数据库连接泄漏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使用Python SQLAlchemy库进行数据库操作时,常常会遇到数据库连接无法正常关闭的问题,导致连接泄漏。本文将分析一个典型的代码示例,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。 以下代码片段展示了一个可能存在连接泄漏的database类: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reate_engine, url, delete, update, select, exists from sqlalchemy.or...
作者:wufei123 日期:2025.04.06 分类:python 38 -
Flask如何实现类似ChatGPT的实时数据流传输?
使用Flask框架构建实时数据流:模拟ChatGPT响应 在Flask Web应用开发中,常常需要模拟ChatGPT的实时数据传输效果,即数据生成的同时即时传输给客户端,而非等待所有数据生成完毕再一起发送。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Flask实现这种流式传输,并解决传统方法中存在的延迟问题。 传统方法的问题在于,response对象在接收数据生成函数的返回值时,会阻塞直到函数完全执行完毕,才将所有数据一次性返回客户端。这导致客户端必须等待整个生成过程结束后才能看到任何输出。 为了实...
作者:wufei123 日期:2025.04.06 分类:python 26